2025年上半年,國內光纜產量達1.25億芯千米,同比下降2.9%,但降幅已顯著收窄。國家統計局這一數據背后,折射出行業轉型的陣痛——光纖到戶鋪設飽和、5G建設進入深水區,運營商正縮減傳統網絡投資。市場研究機構CRU預測,2025年中國光纜需求將同比減少2.2%至2.33億芯公里。
當行業面臨增長瓶頸,頭部企業正以技術創新撕開突破口。 在CRU觀察到的創新版圖中,北京光潤通科技發展有限公司(GRT)成為突圍的典型樣本。這家2008年創立于中關村的企業,在行業調整期展現出強勁韌性。
技術破壁:從“卡脖子”到自主可控
2020年后,光潤通加速核心技術攻堅,一舉突破服務器適配器芯片等關鍵領域,研發出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國產芯片,撕開了國外技術壟斷的缺口。其國產服務器網卡不僅能在高負載環境下保持穩定高速傳輸,更成功適配飛騰CPU、麒麟操作系統、統信UOS等國產軟硬件生態,通過多項高等級安全認證,為中國科技企業應對全球芯片危機提供了可靠支撐。
軍工品質:鍛造行業護城河
光潤通以軍工級標準淬煉產品。所有網卡零部件均按軍工要求制作,嚴格執行ISO9001國際標準。核心產品出廠前需經過兼容性、連通性和端面三重嚴苛測試,確保與華為、思科等主流廠商設備無縫對接。這種對極致的追求,使其產品廣泛應用于天宮一號、天舟一號貨運飛船等航天工程,并服務于火箭軍、武警網絡平臺等國防安全領域。
創新產品:破解安全傳輸難題
面對特殊行業對網絡安全的嚴苛需求,光潤通獨創單向傳輸網卡解決方案。該產品通過發送端與接收端配對使用,實現“只發不收”或“只收不發”的物理隔離傳輸,在公安、政務、軍事等敏感領域構建起數據“單向閘門”,兼具高效傳輸與頂級保密特性。這一創新產品成為其撬動高端市場的關鍵支點。
行業破局:以敏捷響應驅動復蘇
在運營商集采推動光纜產量恢復的背景下,光潤通的快速響應能力凸顯價值。其供應鏈體系可將市場交期一周的產品縮短至當天發貨,2-3周產品壓縮至1周交付。工程團隊提供24小時技術支持,精準匹配客戶動態需求。目前,華為、浪潮、曙光等服務器巨頭及電信運營商已成為其重要合作伙伴。
著眼未來,光潤通正構建更廣闊的創新生態。 2024年公司加入OurBMC開源社區,推動BMC技術協同發展。在光纜行業需求轉型的十字路口,其持續加碼空心光纖、多芯光纖等前沿技術研發,積極參與全球產業布局。正如其企業愿景所昭示——“讓中國民族企業支撐高端光產業發展”,光潤通正通過自主創新,在光纖通信的深水區開辟新航道。
隨著國產化進程加速,以光潤通為代表的中國光通信企業,正在全球技術博弈中構建核心話語權。當傳統光纜產量觸及天花板,真正的破局點永遠在創新最前沿——這正是降幅收窄背后,中國制造向中國“智”造轉型的深層脈動。